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策略

侨谊集团首页    侨谊实验中学    教育研究    科研资料    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策略

2013/01/07

培养班集体不仅需要理解班集体建设的一般过程,还需掌握班集体建设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以提高班集体建设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班集体建设的教育作用。根据班集体的一些基本要素,提出如下班集体建设的几个基本策略:

(一)建立共同愿景和努力目标。

具有集体共同愿景和努力目标,是良好班集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唤起集体内在发展动力和形成共识的重要手段。建立集体共同愿景应在了解和唤起本班学生需要和愿望基础上,整合成集体愿景,集体愿景不一定要求远大和崇高,但应当积极、生动和富有感召力,并成为学生集体的一种具体化的精神追求。集体目标是在共同愿景引领下,某一阶段集体行动的具体要求与指向。集体目标对集体发展具有激励和导向的作用。集体目标,可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远期目标常常和集体愿景相通,是集体愿景的具体表达。近期目标通常是指本月本周或本次活动的目标。中期目标则是介于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之间的过程目标。

建立集体目标,要从班级实际出发,注重唤起集体成员的积极需要和愿望,让学生参与目标形成过程,目标要考虑集体的潜力和现有水平,是集体成员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实施过程应成为凝聚集体力量,发挥集体主体性的过程。

(二)变革班级管理机制和调整角色结构

班集体的管理机制,包括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和运作方式。角色结构,是班级成员在集体生活中承担的角色的总体。班级管理机制和角色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集体及其成员在班级生活中的权利、责任、地位和行事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集体及每个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建立一个与集体发展水平相适应并能促进集体及成员发展的管理机制,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班集体建设中,当已有的管理机制和角色结构不能适应班集体及其成员发展时,应考虑加以变革和调整。首先,要在深入了解本班情况的基础上,对现有班集体管理机制、角色结构与集体中存在的问题作相关分析,再确立变革的目标。其次,要对班集体管理机制和角色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设计时,要从实际出发,一般不宜进行太大的变革和调整,以造成集体的不适应。变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完善现有组织机构和制度,以提高管理效能及学生参与度;二是改变班级职能部门的权限,使集体成员拥有更大的权利和责任;三是创新班级管理机制,激活集体成员的内动力;四是改变集体成员的角色,调整集体的角色结构,使每一个成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加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

同时,在实施时应努力使集体成员都参与变革,形成共识,真正把变革落到每一个成员的发展上。

(三)协调班级人际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包括班级成员之间、个体与集体、小组与小组、教师与学生,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和谐丰富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集体与个体相互促进的条件。随着班级集体及其成员需求的发展变化及环境的影响,班级人际关系需要不断加以调整和引导。调整班级人际关系是一项十分细致和复杂的工作。首先,应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班级人际关系水平及存在的问题,找到影响班级人际关系的因素;其次要及时调整教师和班集体之间的关系,使这种关系与学生集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第三,建立集体成员之间真诚交流、合作互助的活动平台,并创设良好的集体心理氛围;第四,要及时解决集体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以积极的价值引领和规范班级人际关系。对个别不适应集体的学生,应加强人际关系辅导,使之能积极融入集体人际关系系统。

(四)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根本途径。主题教育活动以班集体及成员发展中的关键性教育内容为主题,通过发挥学生集体主体性和互动作用的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实现班级集体的自我教育与发展。因而,运用系列化的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是进行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策略。

设计和组织班级主题教育活动,首先要把握本班集体及成员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设计系列化的教育主题。教育主题切忌成人化、大而空,而应是从学生发展的视角切入,并明确每个主题的目标及所要解决的问题,使主题具有针对性;其次,在组织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时,应根据活动目的设计活动方式,努力把活动转变为集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和主动参与的自我教育过程。活动中要摆脱教育预设过多过细及活动的形式主义等倾向,注重教育活动内涵;第三,要善于创设主题教育的情境,强化集体成员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第四,教师在活动中应适时对集体进行价值引领,拓展和深化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

(五)强化集体问题解决过程。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班级集体在发展中总会面临各种问题,并在集体行为上暴露出来。如:人际关系冲突、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班级规范失控等等。班集体总是在各种集体问题解决过程中得以成长发展的。因此,班集体建设应把集体问题的诊断解决过程作为基本策略。通过集体问题解决,激发集体的反思意识、提高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和发展。

解决集体问题,首先要求教育者以积极客观的态度看待集体问题,把集体问题视作集体教育和发展的重要契机;其次,要深入了解和分析集体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切忌简单把问题归因为学生的问题;第三,解决集体问题应唤起集体的内在需求,在集体成员之间展开真诚和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新的集体共识,使问题解决成为集体(包括教师)成长的过程。运用集体问题解决策略,有时需要班主任抓住时机,适时组织集体问题解决;有时则需要创造有利时机,使潜在的集体问题显性化,进而引发集体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

(六)集体性评价策略。

集体性评价,是引导集体成员对班内发生的事件或集体自身进行评价的过程。通过集体性评价,唤起集体的反思意识,发挥集体自我教育的潜力,形成集体积极的舆论和价值共识。因而,集体性评价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策略。

组织集体性评价,首先应注意在班级生活中创造各种集体性评价的机会,使集体性评价经常化,并成为集体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次,在组织集体性评价中,应创造一种平等、坦诚的气氛。教师应尊重集体,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凌驾于集体之上,只能因势利导。

集体性评价包括班级常规性的集体评价,(如:班级卫生、纪律等等的评价)和各种即时性的集体性评价。总之,通过集体性评价,引导学生关心集体,参与集体生活,创造有意义的集体生活过程。


2019年11月15日 15:57
浏览量:0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