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指导意见

侨谊集团首页    清名桥中学    校本教研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指导意见

2010-01-19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指导意见

无锡市教研中心

全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界的一件大好事。“五严规定”解放了中学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减负增效”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唯一出路,关注课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学的活动必将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也必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保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课堂教学应具备三种意识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教学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又应该遵循文本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来合理组织教学,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和学习的方法。

1. 课堂教学,教师心中要有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最要紧的是要培养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和能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时时处处想到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点拨,教学要想到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在合作对话中实现教学相长。

2. 课堂教学,教师心中要有文本

文本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体现。文本又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的范本,充分用好文本,合理使用优化组合创造使用文本,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要精心钻研文本,吃透文本主要精神,明确文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要指导学生学好文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文本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体会文本选材之新,立意之高,说理之深,语言之精等妙处。反对轻视文本、不钻研、不细读文本的倾向;反对肢解文本,把文本变成习题的做法;反对没读懂、没深入理解就一味地进行拓展延伸的做法;反对文本阅读时提倡人文性就忽视语言的品味、学习、积累和应用的架空分析。忽视学生对文本的浸入与体验,是对文本的不尊重,是脱离文本的非理性的语文教学。

3. 课堂教学,教师心中必须有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因生制宜,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问题的设计都要符合学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叶澜教授指出:“让课堂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要发出生命的活力主要是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在充满兴趣、质疑和批判中产生创新的火花。教师不能成为课堂的言语霸权者,要多给学生读书、思考、说话的机会;要面向全体学生,更多关注中下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要尊重学生、平视学生,乐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有纠正错误、提高认识、表达完整的机会。学生是一本书,是时刻变化的活书,读懂学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二、教学内容确定的两个基本原则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有什么样的内容才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研究的重点。选择好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内容的要点是学习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1. 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合乎学情

俗话说,适合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这里的“适合”就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习惯和方法,即符合学情。合乎学情要求教师先要了解学生: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爱好、已有的知识积累、学习心理特点、班上的学习气氛、实际学习程度和真实水平。如果过高估计学生,设计的教学内容太难,教学效果就差,反之过容易的教学内容引不起学生的注意,也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的确定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主要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来进行表达交流。语文学科又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有育人的功能。因此选择教学内容首先要考虑文本的语言学习,其次再想到人文的渗透。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学习时有听说读写的训练,阅读是理解文本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语文课上没有学生读书就不是有效的课堂。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设计各种让学生读书、读懂文本、体会文本思想情感、品味文本写作妙处的读书思考训练的教学环节。视不同的要求和情况,可以让学生齐读、个别读、自由读、放声读、品读、鉴赏读等,总之,读书要伴随整个语文课堂教学,有语文课就应该安排读书环节、读书思考讨论,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设计应遵循的两条基本规律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应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体现教学思想,体现教学智慧,因此不同的教学设计会产生绝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1. 教学设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由浅入深,先通过容易的内容学习再引导学生研究较难的内容;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也应该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的螺旋上升层层推进的原则。就一篇文本而言,应该先解决字词、了解主要内容,再去探究深意、表达作用;就一个专题而言,先学习浅显的课文,再研究内容复杂深刻的课文;就一本教材而言,先安排容易掌握的课文学习,有了一定的学习知识积累,最后集中精力研究阅读难懂的文本,即使是难懂的文本,也要从简单处开始,一切从实际学习效果出发。

2. 教学设计要遵循培养能力为重点的原则

语文素养、阅读写作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也是中考高考考查的重点,更是学生将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设计应避免低幼化,避免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应该以学生的思维训练作为重点,在不同的思维训练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训练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有勇气质疑,让学生敢于表达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不惟书本、名家、教学参考的结果。教学设计要为学生能力培养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研究阅读中发散思维,在鉴赏阅读中有创新思想,在写作以及阅读表达中有创造的天地。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观察与评价表》解读

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目前是个热门的话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评判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里说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主要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即一堂课的有效性,而不是这节课对学生今后的有效。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应尊重文本、重视文本,教师进行教学心中要有文本,要带领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从表层意思读到深层意思,要让学生自己真正理解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这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新课程又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安排均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有效教学应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还要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比如是否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是否有合作探究和对话交流,教学是否面向大多数学生,大多数学生是否获得收获,在阅读体验、鉴赏评价、质疑探究方面是否有所发展。

一、知识和能力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定的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的有效课堂应传授必要的构成一定语文素养的知识,传授知识也不同于过去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满堂灌,而是在学生整理学习的基础上适当补充或完善,或是在理解文本的背景、文本局部语段有困难情况下,教师要传授必要的铺垫知识以利于学生的理解,以便于教学的有效展开。知识和能力有时是分开的,有时又联系在一起,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有所谓的能力。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必须到位,要讲清讲透,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语文学习中去,知识就变成了能力。

1. 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层次就会有所不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会有所不同,这是有效课堂的出发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既要根据教材内容,更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一切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因生而定。教师为了学生学习的有效可以适当增删教学内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重新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教学才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知识点的落实,学生掌握并形成能力。

知识点的落实主要针对新课教学,语音变化有哪些现象,辨析有哪些方法,词语使用有哪些错误现象,怎样纠正这类错误等语文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讲解要清楚、有条理、能通俗易懂,学生容易识记,大多数学生学习后基本能清楚,这就是落实。形成能力主要侧重应用,即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中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文言文知识的传授包括实词的一词多义、虚词的多种用法、文言句式的掌握,但在实际阅读中能否正确合理运用,这就是阅读能力问题,即知识有否转化成能力。教师传授知识不能仅仅为了传授知识,更要立足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尽可能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二、教学过程和方法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合理的教学过程和好的学习方法。合理的教学过程不是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行为,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能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学习环节。方法也不是指教师讲解的方法,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行为(阅读、思考、质疑、探究、合作和对话)有否落实,通过这些学习行为,学生有否得到发展。

1. 正确理解教材,教学环节安排合理。

教材是课堂教学学习的依据和重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始终离不开文本,所谓有效,就是对文本的正确理解,独到的理解。正确理解教材首先要尊重文本,尊重作者的思想,尊重文本应有的情感价值。轻视文本、脱离文本、对文本作无限制的延伸阅读等都不能说是正确理解文本。正确理解教材不是教师本人理解就行,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读懂文本、体悟文本的多种价值。

教学环节的安排既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又要考虑学生实际学习的效果。先阅读文本整体理解,解决字词句,读懂每一段内容,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再进行局部的文本细读探究,当然这是一般规律。实际教学中有导语、有讨论、有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有总结等。总之,一切要视教学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的效果而定。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有效。

2. 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有效。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这种先进的理念,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学习过程的设计均要考虑学生的学,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设计中能否学得主动有效。立足于学生的学就要安排较多的训练时间,让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阅读训练、思维训练、合作探究训练,还要留点时间让学生有表达交流的机会。

3. 教师注重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学习。

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积极参与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新课程提倡师生合作探究、对话交流,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和过程,更要注重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引导要讲究方法,更要讲究导的艺术,合理高明的引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引导不仅仅是“引”,更在于“导”,要做到引而有导,引中有示范。教师的积极参与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实现教学相长。教师的示范诵读、示范鉴赏、示范写作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感

1. 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好。

课堂教学的有效离不开学生学习的情绪,学生的学习情绪要靠教师在课堂的有效调控和激发。优秀教师经常会创造一个民主宽松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氛围,学生在此氛围中情绪高涨,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常常会有创新的生成。

2. 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并能做出及时的评价。

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就要允许学生阅读有不同的理解,就要了解学生阅读的困难和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就要善于倾听学生阅读后的思考和想法。对学生的阅读感受做出及时的评价,既是对学生阅读感受的尊重,又是对学生阅读感受的肯定。同时,评价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阅读感受,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阅读感受的交流对话。评价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肯定为主,以提出改进建议为辅。评价方式要能够让学生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010-1-19

·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观察与评价表.doc


2019年11月19日 11:30
浏览量:0

栏目导航